喜报|我院斩获“挑战杯”“人工智能+”专项赛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11-18 14:38:00


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江苏省南京大学举行。

本届大赛搭建了“1+2+N”工作矩阵,设置1个主体赛和“揭榜挂帅”“人工智能+”2个专项赛。其中,“人工智能+”专项赛围绕人工智能在农业、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发布8个选题,全国共有643件作品入围,240个高校团队同台竞技比拼创新解决方案。

该专项赛下设应用赛、创意赛和挑战赛三个赛道。其中,挑战赛由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立足实际研发需求,提出需要破解的“卡脖子”难题,汇聚青年智慧集智破题。

在挑战赛的八大赛题中,赛题三“基于国产算力平台的文档智能体开发”由人工智能头部企业科大讯飞发榜,聚焦办公文档对组织运作、商业机密及政企效能竞争力的关键作用,针对政企数字化转型中高效智能文档需求,破解国产算力下大模型赋能办公场景的核心痛点,兼具数据安全保障与办公升级价值。

我院2023级英语师范本科生张余佳为负责人的项目《新闻智工坊:多模态辅助人机协作撰写新闻稿》凭借跨学科融合优势、硬核技术创新、高场景适配度与强实践可行性,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特等奖,位列全国第四,创我院在“挑战杯”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微信图片_2025-11-18_144629_831.jpg


微信图片_20251118145654_444_35.jpg

决赛现场


  项目介绍  

微信图片_2025-11-18_144654_950.jpg

带队老师与学生合影



名称:新闻智工坊:多模态辅助人机协作撰写新闻稿

负责人:张余佳

成员:陈嘉欢、王凤琴、陈文颖、潘网燕、郭冰语、柯淞瀚、林意婷、胡成林

指导老师:杨欢、赵頔

内容简介:新闻智工坊是一个依托科大讯飞平台搭建的专业新闻撰稿智能体,面向专业记者与企业文宣部门两大主体,针对新闻撰写的共性需求,构建了一套涵盖素材整合、智能撰写、合规审核与多平台发布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在撰写阶段,通过融合提示词优化、RAG知识库与大模型精调三种技术手段,破解AI生成内容模板化难题;在前期准备与后期发布环节,创新引入多专家人设设计、16类多模态辅助功能及一文多形态适配技术。此外,首创新闻编辑网页,支持用户在界面内自由撰稿、实时问答、图文上传与排版预览,并提供海量免费模板和专业写作指南,真正实现“一站式”高效撰稿。


积微成著,聚沙成塔。项目“新闻智工坊:多模态辅助人机协作撰写新闻稿”启动后,负责人张余佳带领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凝心聚力、科学分工,明确划分文书组与技术组协同攻坚。文书组深入一线开展多位记者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精准发现专业记者及企业文宣部门在撰稿中的核心痛点,更洞察到现有智能技术不仅无法有效应对需求,反而因生成内容模板化、AI幻觉等问题,显著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操作负担;技术组针对性突破,以提示词调优、知识库RAG架构等技术破解行业痛点,融入多模态辅助、一文多形态适配等特色功能,全流程推进“一站式”智能撰稿解决方案落地。

我院坚持将学科竞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赛事牵引、项目驱动、跨界协同、实践赋能”的一体化创新育人体系,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强化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育,推动跨学科融合与协同育人。继去年在“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赛中斩获佳绩后,我院连续两年挺进“挑战杯”专项赛国赛并荣获奖项,充分彰显了学院在学生课外学术科研指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及“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融合发展方面的持续努力与显著成效。

希望广大外文学子以此为激励,进一步拓宽视野、锤炼本领,深入理解社会、积极服务社会,主动投身科研探索与创新实践,在“真问题”“真场景”中提升综合素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初审:严惠敏

复审:陈彦敏 刘晓斌

终审:周合兵


电话:

学院办公室:85211329 | 本科学工办:85211330

硕博学工办:85210896 | 研究生招生咨询:85215121

本科教务办:85211406/85211746

成教教务办:85211331 | 自考教务办:85210911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文科楼

邮编:510631

学生工作意见邮箱:cym@scnu.edu.cn

Copyright © 2025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版权所有